个销云 个销云 个销云

我心光明。

文章发布于:2021-10-09 22:21:27

文字 |「誰最中國」
圖片 |「誰最中國


王阳明,是一个奇人。

十二岁那年,王阳明听老师讲:天下第一等事是好好读书,考取功名。王阳明当场表示反对,他说:天下第一等事乃是做个圣贤。

王阳明说到做到,后来真的成了一代圣贤,是历史上立德、立功、立言“三不朽”的伟大人物。而且,他不仅自己成为了圣人,他还要指引天下人,要人人都成为圣人——这种事情,从来没有人做过。

王阳明,是一个神人。

《醒世恒言》作者冯梦龙写过一部人物传记小说:《靖乱录》,写的是王阳明的生平事迹,却充满了梦境应验、预知未来等神异之事。连作为史料的《王阳明年谱》,也暗示他是“圣贤下凡”,每到重要的人生阶段,都有类似“神人相助”的情节。

或许,对于那些几百年才出一个的传奇智者,虚幻的诠释有时就成了最合适的选择。

王阳明,到底是个什么人?

很多人都知道王阳明,但是并不理解王阳明。王阳明,原本也不叫王阳明。他原名“云”,后来改名“守仁”,字伯安。“阳明”,只是他的号,却最为后人熟知。“阳明”,似乎也最符合人们心目中的形象,因为王阳明是一个心向光明的人,也是一个引领人们走向光明的人。

王阳明的人生,充满了神秘。他的“心学”,却流传甚广,不仅影响了明、清及至近现代,而且远播日本、韩国以及东南亚国家,五百年来无数后人为其折服。“心即理”、“知行合一”、“致良知”等等思想,不断滋育着人们心灵的成长。

今天,是过去的延续。幸甚,我们依然能够看到王阳明“心学”跳动的命脉,王阳明指出的那条光明之路,仍在我们眼前。




历史学理论有两句著名的话: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,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。

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》提出过“修昔底德陷阱”,至今仍被视为国际关系的铁律——因为人总是人,只要人性依旧如是,那么原来的灾难便会重复上演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门口的石碑铭文,亦有近似的表述 :“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,故务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。”

思想的力量如此强大,以至于王阳明也做过一个比喻: “你未看此花时,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;你来看此花时,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,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。”

“寂”,是“不彰显”,而非“不存在”。“一时明白起来”,指事物有了意义与价值,这种赋能需要“你来看”。你若不来看,花开花落就只是个自然现象,与你的心无关,无法“明白起来”,同时,你的心也没有活动,没有给任何东西赋予含义。

一切的事事物物,一切的过去与现在,“心”都是其赖以依托和运转的本原。



王阳明的学说,称为“心学”。人生在世,唯一的目的就是尽自己的心。

心学的正式开端,始于著名的“龙场悟道”。这是王阳明学术生涯的第一件大事,也是王阳明迈入圣贤行列的关键一步。

龙场,是一个位于贵州的偏远地方,也是王阳明因为反对宦官刘瑾而被陷害贬黜的地方。初到龙场时,王阳明甚至没有房舍可以居住,只能如野人般暂居在洞穴之中,与毒蛇猛兽瘴气共处。在这个既安静又困顿的环境里,他动心忍性,日夜反省,思考着“圣人处此,当有何道”。

终于,在某天半夜,王阳明豁然大悟,认识到:圣人之道,吾性自足,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。”圣人之道,吾性自足”,其逻辑的结论是:求理于心,而非求理于外。

心即理。万物之理,皆可直接到人的内心去寻求。万物都在我心中,只要认识了我心,就认识了事物之理。



在“龙场悟道”之前,王阳明还有过一件著名的公案:“阳明格竹”。

阳明格竹,是以“格物致知”思想为指引的,最后却以失败告终:王阳明坐在亭子里对着竹子,静坐冥想,不吃不喝,苦思竹子的道理,结果不仅什么都没想出来,反而大病了一场。

明代中叶,社会思潮普遍笼罩在宋代程朱理学的影响下,朱熹的“格物致知”论也备受推崇:每一事物都包含着理,人们必须从外在事物进行致知。一书不读,就缺了一书的道理;一物不格,就缺了一物的道理。在渐趋僵化保守的风气下,人们都避免正面回答现实问题,而埋头于故纸堆中进行校勘训诂。

多年以后,王阳明在“龙场悟道”中终于认识到,“求理于事物者误也”——认为通过外物来获得事物之理是一个误区,实际也是在当时环境下对朱熹理学的一种批驳。



其实,王阳明“心即理”之“理”,与朱熹理学之“理”,是一脉相承的。但是,王阳明的认识论,沿着宋代理学的路径,将外在的“理”与内在的“心”联系在一起,令人耳目一新。

以孝亲问题举例:在朱熹那里,认为首先要了解父母的身心需求,还要熟悉有关孝的知识、孝的仪轨……有了这些前期的“格物”工夫,才能获得孝亲之“知”,才会有孝亲的道德实践。

而在王阳明看来,孝亲之理,本来就存在于一个人的内心之中,而不在父母的身上。同样,国家未必蕴藏着“忠”的道理,朋友身上也未必蕴藏“信”的道理。这些理,都在我们心中,不必外求。



按照朱熹的逻辑,道德实践取决于道德认知,认知的程度决定实践的程度,或者说,道德水平取决于知识水平,那么,圣贤自然也就只能由极少数的大哲学家来充当了。

王阳明则发现了这种“道德霸权”的弊端。因为,人与人之间的确存在着知识的差异,但是,人人皆有的道德本心是没有差异的。既然人同此心,心同此理,人人皆可成尧舜的设想,才顺理成章。




在龙场经历了两年的贬谪生活之后,王阳明被朝廷重新启用,升为庐陵知县。

正德十一年(1516年),四十五岁的王阳明奉旨升任督察院左佥都御史,开始了缉盗平叛的军旅生涯,他仅用一年多时间,迅速平定了闽、赣、湖、广四省边界地区为患多年的寇乱。

正德十四年,宁王朱宸濠起兵反叛,王阳明仓促调兵应战,在他的精心调度下,以万余乌合之兵,破宁王十万之众,实现了以少胜多的奇迹,也成就了立德、立功、立言“三不朽”和文武双全的历史名声。

不过,这几年出生入死的经历,对王阳明来说,也堪称自贬谪龙场以来,人生最艰难险恶的时期。也正是种种苦难的磨砺,使王阳明的思想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。

“心即理”,在这一阶段,被淬炼为“致良知”,也完成了阳明学的哲学建构。



“心之本体,即天理也。天理之昭明灵觉,所谓良知也。”

良知,乃是非之心,是人人皆有的道德本心。良知自知,对一切的善恶美丑洞若观火,它不依赖于环境和教育,而是先天具有的朴素情感、道德意识和价值判断。不以私欲去遮蔽、欺骗良知,而循其指引去做事,知中有行,行中有知,便是“知行合一”。

“致良知”的关键在于,不断地去除个人的私欲,来使良知复明。不断地扩充自己的良知,推致于事物之间,则人人皆可成为圣人。

“致良知”,不仅使王阳明的精神境界升华到新的高度,更使他在复杂险恶的政治环境中气定神闲、宠辱不惊,立于不败之地。



王阳明的“致良知”,是直接认识本心,也是一种纯粹内省的方法,比朱熹的“格物致知”要更简单,省却了许多繁琐程序,在大众中间也更通俗易懂。

人心陷溺久矣,王阳明摒弃了宋儒“致君尧舜上,再使风俗淳”的幻想,而是远离庙堂,深入江湖,开出一条人人觉醒、自作主宰的新路,进而重建人间秩序。

从此,“理”从士大夫的垄断中解放出来,决定“是非”的大权落到了每个人的手中。人们不再盲从,而以良知为唯一的准绳,对自己的言行和选择负起责任来。 

即使是孔孟的言论、经典的教条,也都不再是判断是非曲折的规矩尺度。王阳明的“致良知”,带着对意识形态的怀疑和叛逆,冲淡了儒家圣贤的光环。难怪有人说,王阳明的学说“荡轶礼法,蔑视伦常”。然而,王阳明却把“致良知”看成是他毕生心学的结晶:“实千古圣贤传一点骨血也。”




历史仍在发展,世间还有新的命题,对于王阳明的思想,人们也在不断产生新的解读。

王阳明的心学,并非僵死的学问,而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实践意义的鲜活文化。日本汉学家冈田武彦曾说,阳明学简易朴实,易于实践执行,是人类都能理解和实践良知之学,“阳明心学若不经世致用,不具体实践,那么就不能称之为阳明学。” 

中国的传统中,从来不缺少来自外部规范的“他律”,然而,王阳明不同,他否定奴仆式的仁义,而把权利交给每个自主修行的人,他构建的是在思想自由的前提下的人格独立与道德自觉。

五百年心学,时至今日仍能体现出深刻的现代内涵和实际意义,也是它能在今日社会上引发“心学热”的重要原因。



王阳明心学之“心”的价值,让我们感到人性的自信和崇高。

王阳明坚信,“本心之明,皎如白日”,只是人时时会有私意杂念,所以要懂得“破心中之贼”,用现在简单的话说,是要“让人成为一个善人,成为一个人自己应当成为的那种善人”。

相信人性的美好,是王阳明对待这个世界的一束美好光电。总体上看,王阳明的思想是向往光明的。总结王阳明的一生,也是向往光明的一生。他饱受赞誉和推崇,也曾屡遭诽谤和磨难,在蛇虺魍魉之地,在匪盗丛生之所,王阳明都始终矢志不渝,坚持自我修炼,孜孜以求于思想的完善,以光明的行动做出坦荡的君子之行,终成一代圣贤。

王阳明的伟大,也在于他一生胸怀普惠众生的志向,从未忘记引领众生走向光明的希望之路。他深知“破山中贼容易,破心中贼难”的道理,他的心学也绝然不会窒息于书斋,而是面向芸芸众生。“致良知”之说,既给王阳明自己指明了做事为人之方向,也唤醒了人对光明的追求。致良知,成为五百年来人们追求光明之路上,永远不灭的指路灯。



嘉靖六年(1528年),广西田州土司叛乱,王阳明奉旨进剿乱贼。启程之前,他与弟子钱德洪、王畿在府邸天泉桥上进行了一场著名的思想论辩,史称“天泉证道”,引出了讲学之宗旨“四句教”:

“无善无恶是心之体,有善有恶是意之动,知善知恶是良知,为善去恶是格物。”

继“心即理”、“致良知”之后,“四句教”成为了王阳明晚年对自己思想的一个总结,同时也开启了阳明后学的众多分派与争论,时至今日,这些讨论仍未停歇。

王阳明只活了五十八岁,他的一生都在追求精神的高度完善,如果他可以活得更久,是否能够对“四句教”有更进一步地阐释?又是否能将心学体系发展到更高的阶段?假如他活在现代,这个充满欲望、物质和科技的世界,又将带给他怎样的思考?这一切,我们都难以料定。

但是,从王阳明临终前“内心光明”的表白里,也许,我们无论何时反思起来,总能够悟出些平凡而伟大的道理。


编辑  |  丘畔

摄影  |  华楠

- 参考资料 -
《论王阳明心学的特色》杨在原 陈方
《修心炼胆吐光芒》吕峥



(点击图片进入)👇

微信扫码

分享文章素材

建立自己的品牌素材库

立即体验

相关文章

更多文章

相关文章

拼命加载中...
已经到底了

提交成功

我们会尽快联系您

我要合作

申请免费试用

您的称呼:

公司:

您的手机:

验证码:

期望合模式:

详细需求:

立即体验